我们在上一篇提到,人心从婴孩时期开始就习惯于跟随感觉往外面跑,以致养成了各种坏习惯(即情欲);由此巴西尔给的第一个药方是:为主守独身,从世俗挂虑中退回,收敛心神,改掉坏习惯(显然是对使徒约翰不爱世界的应用)。然而,为了遵守主的两条诫命,灵修操练并不会止于改掉坏习惯,还需要与主相近,即如何践行第一条诫命。为此,巴西尔给出了第二个药方:忆念上帝。*
在给完第一个药方后,巴西尔在长会规五中说:
做了这一点后,我们应当以完全的警醒保守自己的心。这样我们不但不会扔下神的观念,或者以虚空的幻想玷污对他奇事的记忆;而且,为了我们能始终怀有上帝神圣的观念,借着持续、圣洁的忆念,上帝(这观念)就像不可磨灭的印记被刻印在我们的灵魂中。如此,我们就被神的爱征服,同时也激发我们践行主的诫命,这反过来又使爱持续,无法磨灭地存在我们心中。主显明了这点,他说:‘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14:15)’又说:‘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 又继续说:‘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爱里。(约 15:10)’
显然,不止息地忆念上帝和默想神的话(即对他奇事的记忆)能激起我们对神的爱,而这种爱激励我们遵守他的诫命。
这里“神的观念”多是指神的圣名,如上帝,不朽者,全能者等,其中“主耶稣基督”之名尤其显著,在巴西尔的《论美德的开端(Herewith Begins the Morals)》第22条中,他说:“他们保持持续地忆念为我们死而复生的那位。”显然就是指持续忆念主耶稣基督。“虚空的幻想”就是我在巴西尔灵修精神三中提到的世俗的挂虑。
四世纪以后,心祷传统逐渐显明于两种方式:忆念上帝和箭头祈祷。巴西尔这里推荐的忆念上帝,是心祷传统早期的表达方式之一,是操练第一条诫命,也是“警醒祈祷”和“不住地祈祷”的另一种说法。此外,同时期的沙漠教父们,也发展出了另一种心祷传统的表达方式:箭头祈祷,即用简短的祷文或圣经上的话,来抵抗魔鬼撒旦在心灵上空投放的邪念。
大圣安东尼(公元251-356):“无论你是谁,要始终让上帝处于你眼前。” 摘自《沙漠教父言行录》(橡树工作室出版)
01 忆念上帝、爱和遵守诫命形成了一个螺旋上升的正循环
从巴西尔引用的《约翰福音》,可以看出爱与遵守诫命是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然而,忆念上帝与爱也是如此吗? 我们都知道,婴孩刚会叫“爸爸妈妈”的时候,他们嘴里只是重复着说“爸爸”或“妈妈”,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会用其他的词,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他们心灵最深处的对父母的爱。
我们看电影时,时常看到:一个生命垂危的人总是日夜不断地呼唤着他最爱之人的名字,由此我们判断,他心里真正爱的是谁。 当一个人陷入爱河时,他心里似乎在时时刻刻地想着对方:对方的名字、一颦一笑总是挥之不去;更有甚者,会达到因爱成疾的地步。 以上三个常见的例子都表明:不断呼唤爱人的名字,时刻想着对方是爱的表现。照此类推,爱上帝的人会不断地忆念上帝。 巴西尔当然知道这些人情之间天然的表现和联系,在长会规第二条中,他说:
我们应该十分喜爱他,以持续地忆念他与他相亲,如同婴孩对他们的母亲。
一位弟兄来询问阿爸阿瑟纽(公元350-445),希望能得到他的训词。老先生对他说:“努力使你内心的活动能符合上帝的意旨,这样你就能胜过外在的情欲。” 摘自《沙漠教父言行录》
02 让自己,甚至迫使自己时刻忆念上帝就能激发人对上帝的爱吗?
首先,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虽道成肉身,有形有体地与使徒们一道生活来往,然而他死里复活升天之后,我们就不再如使徒一般能有形有体地与主相交了。若是与一个真实的人相交,我们可以看到他,听到他说话,摸到他,感受到他的真实。但主耶稣已经升天了,在天上;而上帝是个灵,是无形无相的。我们只有通过洗礼领受了圣灵,才能在圣灵中无形无相地与上帝相交。
在这种情况下,肉体的感官是无法与主相交的,但肉体在与主相交的过程中付出了气力(ἐξ ὅληςτῆς ἰσχύος尽力的意思)。所以,我们与主相交主要在心 (τῆς καρδίας),魂 (τῆς ψυχῆς) 和智(τῆς διανοίας)的层面。心主要指起心动念的心,是灵魂和身体的中心;魂主要指理性和天然的情感(包括想象力);智主要指理性,即思考推理念虑的层面,孟子所谓心思主要指这点。持续忆念上帝是藉着不止息地将心中第一个念头献给上帝,从而带动全心、全魂、全智都朝向上帝。巴西尔建议,以忆念上帝和保持对他奇事的记忆,与上帝相亲,这正是对第一条诫命的最佳践行方法。
其次,我们忆念的是至善至美的上帝,越是忆念他,就越能发现他的好,越是发现他的好,就越能激发我们对他的爱。
上帝并非像凡人一样有缺点,耶稣基督也不仅仅是人,他也是上帝。我们忆念的是上帝,不是一个有缺点、会犯错、易变的凡人。
自今年疫情以来,很多夫妻由于长时间一起相处,愈发发现彼此的缺点甚至无法忍受,导致疫情缓解后离婚率竟有所上升。这是因为人跟人之间的爱不稳固。很多情况下,当人陷入爱河,就想天天跟对方在一起,等到真天天在一起时,却发现对方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好,也许就不再爱了。
正因为人间的爱如此脆弱易变,我们常为那些生死相许的爱情所感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白素贞与许仙的故事常常感动我们。而世间最为轰轰烈烈的爱,却是创造万物的上帝差他的独生子,主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这实在是一件震天动地的大事。他在十字架上显明出来的爱,难道不能激发我们以身相许的爱吗?
更何况,上帝与我们的爱不是变幻无常的。一个人因着耶稣基督十字架舍己的爱,陷入神长阔高深的“爱河”,决定“以身相许”。当他借着不止息地忆念,天天跟上帝在一起,与他相亲时,他会发现主耶稣基督,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好,于是就激发他对主更多的爱,并且多而又多。因为上帝是至善,至美的,是爱的源泉,自然能激发那些时刻忆念他的人更多的爱。正如约翰说的:“我们爱,因上帝先爱我们。”(约一 4:19)
* 这篇将主要基于巴西尔《长会规》第五条和他的书信二来探讨他的灵修精神:忆念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