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永甲译唐艾莉编辑

按:新神学家西蒙(The new Theologian Symeon, 949-1022)出生于小亚细亚 (Asia Minor),11岁父母送去君士坦丁堡,14岁作为平信徒随斯丢迪的西蒙 (917-986/7, Symeon the Studite) 修士做神师。20岁时(即969年)见到神光;977年去神师的庆祝修院 (the celebrated monastery)做见习修士,遭其他修士排挤,一年内离开。随后按神师指示去了圣玛玛的君士坦丁堡修院(Constantinopolitan monastery of St. Mamas)做修士。980年成为神父,后成为修院院长,在那里服侍25年,修院开始复兴。1005年,由于受到不少攻击,西蒙辞去了修院院长职务。1009年,他被大首牧及其会议谴责,流放到Paloukiton海岸(Asiatic coast of Bosphorus)。尽管他很快得到平反,他仍选择跟几个门徒住在流放地,直到1022年3月12日去世。圣西蒙教导的特色是关于神光的教导,这种教导当然基于自己神秘的直接经验而来。东正教历史上只有三位被尊称为神学家:使徒约翰,神学家格列高利,以及新神学家西蒙。使徒约翰和圣格列高利基于自己的直接经验能对教会教理有合宜,精微,奥妙的阐发,然而圣西蒙的特色在于直接描述自己的直接经验,特别是关于神光的体验。此点在《论信心》中可见一斑。《论三种祈祷》学界认为并非西蒙所做,但可能来自于西蒙的圈子,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对祈祷姿势,搜寻心脏位置的描述。然而这种操练方法仅限于有神师带领的人(特别是修士),对于平信徒而言,笔者不建议使用这种方法操练耶稣祷文。《论信心》与《论三种祈祷》并不见于第三版的希腊文《爱神集》,笔者参考英译本所使用的希腊校勘本翻译。

凡例

  • 本文翻译自:
    • 希腊校勘本:
      • Archbishop Basil Krinocheine ed. Catechesses 6-22 (Sources Chrétiennes 104 ; Paris, 1964), 364-93.
  • 参考英译本:
    • 论信心:St. Nicodemos of the Holy Mountain and St Makarios of Corinth eds., Philokalia: Complete Text. Edited by and Translated by Palmer G. E. H., Sherrard Philip and Ware Kallistos, vols.4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95), 16-24. 
  • 此版感谢艾莉姐妹编辑,译者稍作修订而成,算是《爱神集》导读课的初译稿。一切 错误都归于译者,也欢迎学员参与译本完善过程,以期早日出版。
  • 版权申明:若您想转载此文,请按版权申明格式转载;若有杂志想出版此文,请通过电子邮件(areopagusworkshop@gmail.com)联系。
  • 「」系译者所加,以明确句子意思。 ()会附上希腊原文,或英文原文。若有译者按语,会加按字。
  • 圣经新约出处按和合本引用,但会酌情参考思高本,或根据希腊原文直译。 旧约引用尽量按七十士译本翻译。

正文

众位神父、弟兄姐妹们,向众人讲述神的怜悯是好的;那些亲近我们,向我们显明上帝的仁慈和不可言喻之福祉的人,是值得称道的。你们知道,我不禁食1,不守夜,也不睡在地上,而是如诗篇所言:我自己谦卑,主拯救我(参诗116:6)或者更简洁地说,我只是相信主,主就接纳了我。(参诗116:10,27:10)许多事可以阻碍我们获得谦卑,但没有什么事能拦阻我们找到信心。只要我们诚心诚意,信即刻「在我们心里」生发。因为信是主的恩赐,是我们本性卓越之所在2,虽然,信也处于我们自主选择的能力之下——这就是为何连未开化的人和西古提人 (西3:11),也能相信彼此的话。3为了向你们展示信心深深扎根的果效,确认我所讲的,请听我给你们讲一个从诚实人口中听到的故事吧。

在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个叫乔治的年轻人,住在君士坦丁堡。他大概二十岁,相貌俊美,举止优雅,以至于一些只看外在衣着,恶意论断别人的人对他心怀恶意。后来,这位年轻人认识了一位住在城中修道院的圣修士,他向这位修士敞开心扉,修士给了他一个简短的规则4,要他牢记于心。他又求修士给他一本关于修道生活和苦修操练的书,因此长老5给了他一本修士马可的著作——《论灵律》。他将这本书视为是上帝亲自给他的,并抱着这种心态去阅读,这使他收获满满。他殷勤热切地读完了整本书,虽然全书都使他受益,但只有三段话在他心里扎根了。

这第一段是:如果你渴望心灵健康,就留意听良心的声音,按它所说的去行,你将获得益处。第二段是:一个想要在遵守诫命之前得到圣灵恩赐的人,就好比一个人在市场上被卖为奴,有人要买下他,他却又要获得赎金,又想得到自由。第三段是:喊着说“大卫的子孙,可怜我吧”(路18:38)的人是瞎子,因为他只是在肉体上祈祷6,一旦瞎子恢复视力,看见主,就承认耶稣不再是大卫的子孙,而是上帝的儿子,并敬拜他(参约9:38)。

这位年轻人在读这三段话时,被它们震撼,他相信通过留意聆听良心的声音,就能获得益处;通过践行诫命,就能经历圣灵的恩典;通过恢复他灵性的视力,就能看见主。对上帝的爱和渴望, 使他因爱成伤(参歌2:5,5:8),他期望寻求至善,即便它尚未显明。他起誓向我保证,他每晚不做别的,而是在睡前操练圣长老给他的简短规则,当良心告诉他:“你要更多忏悔,唱诗,说‘主怜悯我’,因为你能做到”时,他毫不犹豫地遵行这一切,如同上帝要求他做的。从此以后,只要良心对他说:“你为什么没有做这个?”他就不会睡觉。随着他不间歇地听良心的声音,他晚祷的时间日日增加,在数日内,他晚祷的功课增加了很多。白天,他负责管理一个贵族的家,每日出入府邸,尽职尽责,没人知道他有其他追求。每夜,他祈祷流泪,面伏于地,长长地跪拜。(祈祷时)长久站立,纹丝不动。他以眼泪和叹息,热切地向诞神女玛利亚祈祷(即请求代祷之意);他俯伏于主脚前,如同他以肉身亲临;他如同瞎子一般求主怜悯,求主开他的心眼。他祈祷的时间夜夜增加,持续到半夜,却从未松懈,或有丝毫懈怠。他的身体完全服从他的掌控,眼睛从不左顾右盼,站立不动好像雕像——又像没有身体一般。

一晚,当他侍立着,以心灵(更甚于嘴唇)祈祷‘上帝,怜悯我罪人(路18:13)’时,浩然神光从上方显现,充满整个房间。这事发生后,年轻人变得恍惚(ἠγνόησεν 字面译为不能觉察),不知道自己是否在一个房子里或屋顶下。因为他的眼里只有光,甚至不知道自己还站在地上。他全然不害怕会掉下来,忘了所处的世界,也想不起任何人或有形的事物;他完全与非物质的光合一,以至于他忘掉了世间一切,以为自己「圣」化成了光。他泪流满面,充满了无以言表的大喜乐。然后,他的心灵上升到天上,看见了另一种光,比他之间所见的更明亮。在那里,年轻人惊奇地发现,那位给年轻人简短规则和书,圣洁如天使般的长老,靠近那光侍立着。

当我听到这事时,我想那位圣者为他代祷的力量何等的大,上帝向他所显明的,那圣者获得的美德又何等的高。

节选完


  1. 此系讲道者谦卑之词。禁食分好多种,有不吃不喝,有不吃荤,荤一般指肉蛋奶等食物,当然包括烟酒;有少食,少食分为一天只吃一顿饭或两顿饭,或者一顿吃七分饱等。译者以为这里的禁食应是特指不吃不喝。 ↩︎

  2. δῶρον γάρ ἐστι τοῦ Δεσπότου αὐτή και φυσικόν πλεονέκτημα. ↩︎

  3. 论信心:显然这里的信虽与人自主选择的能力(即自由意志)有关,但并非等同于这能力。信似乎既是上帝的恩赐,又是我们本性的卓越之处,这里的信更像中文的“志”。因为“志”没有犹豫不决,犹豫就不是“志”了。“志”是与神相通的。这里应该与奥古斯丁,马丁路德,托马斯阿奎那分开理解。 ↩︎

  4. 这简短的规则即操练耶稣祷文。 ↩︎

  5. elder γέρων 这里是一种修士传统,字面译为长者,长老。即一种平信徒来修院听取修士建议的传统,并不是每个修士都是长老,只有经过考验的修士才能给人建议。 ↩︎

  6. 这里显然马可承认肉体参与祈祷的方式是付出它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