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奈的格列高利 《恩典与错谬的十条标记》节选

西奈的格列高利 《恩典与错谬的十条标记》 袁永甲译;唐艾莉编辑 按:西奈的格列高利 St Gregory of Sinai (c. 1265-1346) 与圣帕拉玛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如果说圣帕拉玛的主要贡献在于为静修主义辩护,那么西奈的格列高利则是一位使心祷默观传统的影响达到国际化的人。他一生足迹遍及西奈山,巴列斯坦,希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地区,深刻地影响了斯拉夫,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民族。 1265年,他出生于亚细亚 (Asia Minor), 早年被突厥人(Turkish)俘获做奴隶,后被当地基督徒赎回,在塞浦路斯(Cyprus)在那里跟随一位隐居修士。此后,他来到西奈山,进入圣凯瑟琳(St Catherine)修院成为 Little Schema (成为修士的第二步)。几年后,他离开去去耶路撒冷朝圣,又航海去克里特岛,在那里遇见一位神师阿瑟纽(Arsenios)传授心祷(从操练美德_Praxis_到默观_Theoria_)。之后,他去了阿索斯圣山(大约1300-25),期间走遍山间找心祷的内容,他认为隐修小室好过大修院,最终在马果拉(Magoula), 菲洛希奥(_Philotheo_u)修院附近定居,吸引了一大批门徒。 1325年,在突厥入侵威胁下,离开圣山,来到保加利亚(Bulgaria)的海岸Sozopolis。后于1332-5年又回到阿索斯山。由于再次受到突厥人入侵,去了保加利亚的帕罗里亚(Paroria),在那里受到了, 保加利亚国王伊凡•亚历山大的庇护,度过晚年,在那里接见斯拉夫(Slav)和塞尔维亚等皇族。1346年荣归天家。 凡例: 参考版本: 希腊文:St. Nicodemos of The Holy Mountain and St. Makarios of Corinth eds., Φιλοκαλία τῶν ἱερῶν νηπτικῶν: ἐνερανισθεῖσα παρὰ τῶν ἁγίων καὶ θεοφόρων πατέρων, 3rd ed., vols.4 (Athens: Aster-Papademetriou, 1961), 17-28. (等于_Patrologia Graeca_ 150 (栏1304-12) ,下载地址请见:https://books.google.co.uk/books?id=24jYAAAAMAAJ&redir_esc=y) 参考英译本:St. Nicodemos of the Holy Mountain and St Makarios of Corinth eds....

October 21, 2022 · ephremyuan

圣帕拉玛 为静修士辩护文1.2 节选

圣帕拉玛 为静修士辩护文1.2 翻译:袁永甲 编辑:唐艾莉 按:阿索斯山最重要的神学家静修士是圣格列高利·帕拉玛(Gregory Palamas,1296-1357)。帕拉玛出生于君士坦丁堡的一个参议员家庭,其父是国王好友,是王子之老师。在安德罗尼科斯二世(Andronikos II Palaiologos,1282-1328)的资助下接受了古典教育。父亲去世后,他放弃效忠皇室,而在1316年左右与他的两位兄弟一起前往阿索斯山,而他的母亲其母去了帖撒罗尼迦 (Thessaloniki)。 在20-40岁之间,他过着清静的修道生活,先是一所大修院修行,后在格洛西(Glossi,拉瓦拉Lavra和卡拉卡卢Karakalou之间)的一处修室(skete)隐居。土耳其人的袭击迫使他(和他的11名弟子)迁至帖撒罗尼迦,然后到维罗亚(Veroia)洞,最后于1331年回到阿索斯。1335年以及之后的14年,开始了静修之争(Hesychast Controversy)。 巴兰 (Barlaam the Calabrian, Βαρλαὰμ Καλαβρός, 1290-1348) 基于以下两点驳斥静修士。首先,他认为静修士所见的光并不是非受造的神光,而是受造的,物质(physical)的光;其次,他嘲笑静修士的祈祷姿势为肚脐祈祷者 (omphalopsychoi, Navel-psychics),认为心灵是无形的,应“在一切形式上远离身体,外在于它”。 帕拉玛被迫离开圣山去皇城与巴兰公开辩论,很可能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为静修士辩护文三篇》。1341年君士坦丁会议持帕拉玛立场,巴兰去了西方。1341-7年又起纷争,1347和1351年两次会议再次确定帕拉玛的教导为正统。 1347年圣帕拉玛成为帖撒罗尼迦为都主教(主张社会正义与扶助孤寡)。1354年他被土耳其人掳去一年,与伊斯兰教对话。1357年11月14日圣帕拉玛在帖撒罗尼迦安息,9年后封圣。 帕拉玛是一位杰出的神学家和多产的作家,他有二十卷与静修主义争论相关的教义著作,以及大量的灵修和牧灵著作、讲道集和近50封信件存留于世。 此篇节选专门为静修士的祈祷姿势辩护,尤其主张以心为中心的人论,即认为心灵不是外在于身体,而是以心(包括心脏周边的空间)为中心遍在全身的。据笔者所知,已经有人“指控”静修士的这种祈祷姿势(尤其见尼克弗罗中吸气入心的祈祷方式为诺斯替主义,故笔者稍微多分享这篇文章,其初衷与我的导师马克西姆相同,就是为这种祈祷姿势和人论辩护。正如笔者在《叙利亚教父阿弗哈特论心在圣祷中的作用》中所阐明的,这种人论以及由此而有的祈祷姿势是源自叙利亚灵修传统的影响,是东方教会共识,是静修主义争辩的核心之一。 凡例 本文翻译自: 希腊校勘本:Triads I, ii Γρηγορίου τοῦ Παλαμᾶ συγγράμματα [Syngrammata: Grēgoriou Tou Palama], ed. Panagiōtēs Chrēstou, Vols1 (Thessalonikē: Thessalonikē: [s.n.], n.d.), 391-406. J. Meyendorff ed, Defense des saincs hesychasces (Spicileaium Sacrum Lovaniense 30-31 : Louvain, 1959), vol.1, 75-101. 参考英译本:St. Nicodemos of the Holy Mountain and St Makarios of Corinth eds....

October 21, 2022 · ephremyuan

修士艾瓦格里 论祈祷 节选

封面图:九世纪手稿的插图,图中在房子中有光环的是神学家格列高利,外面的修士就是艾瓦格里。出处:Milan, Biblioteca Ambrosiana, ms. E.49-50 infr. 修士艾瓦格里 论祈祷 Evagrios The Solitary On Prayer 按:本都的艾瓦格里( Evagrius Ponticus 345-399)是奥利金的忠实“粉丝”,跟加帕多加三教父有来往。他曾在神学家格列高利手下成为执事/辅祭,并一同去君士坦丁堡。后来,他放弃了神职的职业生涯,跑去埃及沙漠修道,师从当时的著名沙漠阿爸们。 艾瓦格里在修士中显然是鹤立鸡群的知识分子,他擅长用希腊哲学的术语将沙漠教父的灵修经验和传统进行系统化的总结。他的灵修著作影响深远,遍及东西方(包括景教)。然而,他在教理上跟从奥利金主义的的二次创造观以及三元人观,在553年第五次大公会议上,他与奥利金和迪摩斯(Didymus Blind)一道被谴责为奥利金主义。从此,他的希腊语书籍遭到焚毁,禁止出版,只能以匿名(这篇论祈祷属于这种情况)或片断引用的方式保留下来。 就目前学界对他的追捧而言,他是炙手可热的人物,然而我的导师马克西姆对他的评价不高。他在讲义中这样评价艾瓦格里:“尽管他对东正教灵修传统有重要贡献,但他即非圣人亦非教父。他的世界观和形而上学被教会拒绝,他对苦修和祈祷的教导也不是“他的”,宁可说是沙漠教父共同的灵性经验与传统。并且,他的灵性教导中一些趋势,比如非常强调智性和知识,以及他诋毁肉体的作用,需要得到根本的修正——而这个修正工作主要由认信者马克西姆完成了。” 凡例 本文翻译自: 希腊文: Φιλοκαλία __τῶν __ἱερῶν νηπτικῶν: ἐνερανισθεῖσα __παρὰ __τῶν __ἁγίων __καὶ __θεοφόρων __πατέρων, 3rd ed., vols.1 (Athens: Aster-Papademetriou, 1957), 141-173. 「此为《爱神集》第三版,本译作主要按此版翻译」 Paul Géhin, Évagre Le Pontique: Chapitres Sur La Prière (Paris: Les Éditions du Cerf, 2017), 198-371. 「此版为艾瓦格里《论祈祷》最新校勘本,译者亦参考了其中希腊文」 参考英译本:St. Nicodemos of the Holy Mountain and St Makarios of Corinth eds....

October 19, 2022 · ephremyuan

译作节选:新神学家西蒙 《论三种祈祷》

袁永甲译,唐艾莉编辑 按:新神学家西蒙(The new Theologian Symeon, 949-1022)出生于小亚细亚 (Asia Minor),11岁父母送去君士坦丁堡,14岁作为平信徒随斯丢迪的西蒙 (917-986/7, Symeon the Studite) 修士做神师。20岁时(即969年)见到神光;977年去神师的庆祝修院 (the celebrated monastery)做见习修士,遭其他修士排挤,一年内离开。随后按神师指示去了圣玛玛的君士坦丁堡修院(Constantinopolitan monastery of St. Mamas)做修士。980年成为神父,后成为修院院长,在那里服侍25年,修院开始复兴。1005年,由于受到不少攻击,西蒙辞去了修院院长职务。1009年,他被大首牧及其会议谴责,流放到Paloukiton海岸(Asiatic coast of Bosphorus)。尽管他很快得到平反,他仍选择跟几个门徒住在流放地,直到1022年3月12日去世。圣西蒙教导的特色是关于神光的教导,这种教导当然基于自己神秘的直接经验而来。东正教历史上只有三位被尊称为神学家:使徒约翰,神学家格列高利,以及新神学家西蒙。使徒约翰和圣格列高利基于自己的直接经验能对教会教理有合宜,精微,奥妙的阐发,然而圣西蒙的特色在于直接描述自己的直接经验,特别是关于神光的体验。此点在《论信心》中可见一斑。《论三种祈祷》学界认为并非西蒙所做,但可能来自于西蒙的圈子,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对祈祷姿势,搜寻心脏位置的描述。然而这种操练方法仅限于有神师带领的人(特别是修士),对于平信徒而言,笔者不建议使用这种方法操练耶稣祷文。《论信心》与《论三种祈祷》并不见于第三版的希腊文《爱神集》,笔者参考英译本所使用的希腊校勘本翻译。 凡例 本文翻译自: 希腊校勘本: Irenée Hausherr, “La Méthode d’oraison hésychaste,” _Orientalia Christiana _9.2 (Rome, 1927),150-72. 参考英译本: 论信心:St. Nicodemos of the Holy Mountain and St Makarios of Corinth eds., Philokalia: Complete Text. Edited by and Translated by Palmer G. E. H., Sherrard Philip and Ware Kallistos, vols.4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95), 67-75....

June 15, 2022 · ephremyuan

译作节选:金口约翰《关于耶稣祷文的信》

按:成书时间至少11世纪,甚至更早;12世纪的大马士革的圣彼得提到金口约翰的这个著作1。14世纪的圣卡利斯托和伊格纳丢(Καλλιστος και Ιγνατιος)《关于静谧生活和修道境界》中也引用了这个著作。尼哥底母跟随这个传统。根据Panayiotis Nikolopoulos的学习2,他认为《关于耶稣祷文的信》是托名金口约翰的作品,包含两个手稿传统:致院长的信 (Letter to an Abbot ῾Επιστολή πρός ἡγούμενον)和致修士的信(Letter to Monks Ἐπιστολή προς μοναχούς)。后者的手稿是在十四,十五世纪,有编辑的痕迹,显然后者基于前者,而前者大约有40个手稿,最早的是11世纪的手稿3。既然手稿与新神学家西蒙的著作《三种祈祷 The Three Methods of Prayer》几乎同时,导师马克西姆猜测该书信出自于新神学家西蒙的圈子,或者他的一个弟子之手。导师马克西姆指出,按现在的历史方法论,这是一部托名之作,但按教会传统对该书信所传达之真理的认同,该书信的作者达到了与金口约翰同等或类似的程度,故教会灵修传统一致认可这部灵修作品。4 凡例: 本书参考Constas, Maximos and Chamberas, Peter A. trans. St. John Chrysostom and the Jesus Prayer (Columbia, Missouri: Newrome Press, 2019), 2-45。 「此书乃希腊原文在一页,对折页是翻译的英文,英译者对希腊原文做了编辑,对英译加了注脚,此中译也参考了不少英译的注脚,并且针对中国读者加入了自己的注释」 此版感谢艾莉姐妹编辑,译者稍作修订而成。一切错误都归于译者,也欢迎读者参与译本完善过程,以期早日出版。 版权申明:若您想转载此文,请按版权申明格式转载;若有杂志想出版此文,请通过电子邮件(areopagusworkshop@gmail.com)联系。 [^]系译者所加,以明确句子意思。 ()会附上希腊原文,或英文原文。若有译者按语,会加按字。 圣经新约出处按和合本引用,或根据希腊原文直译。 旧约引用一律按七十士译本翻译。 金口约翰《关于耶稣祷文的信》 翻译:袁永甲 编辑:唐艾莉 正文 这是我们的圣教父金口约翰写给一位修道院院长的信——这位院长为了自己和他同道的益处,请求圣金口约翰给他们一些属灵准则的教导。 1 我至亲的弟兄啊,你写信给我,要我给你一个灵修操练的准则,然而我不知道我该写什么。愿耶稣基督、荣耀的主(林前2:8;雅2:1)能成为你的向导,只要你真心地与同道弟兄一起将自己献给主上帝;只要你殷勤地5甘心“离开父家,家族”,撇下一切财物以及整个世界的荣华——因为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路9:25;14:26),不向世界死(参加6:14),就不能做主的门徒(路14:33);只要你尽心爱主你的上帝,并爱邻舍如己(可12:30;路10:27;参申6:5);只要你至死都保持身心贞洁无瑕(参帖前5:23;林前1:8);只要你们每人心中盛着怜悯和同情,预备自己像明灯一样迎接天上的新郎(太25:1-4),并且在关键时刻(即他再来时),你们每人的灯都没有熄灭——因为倘若人保持着身体的纯洁,但在光鲜的外表下,即他的心里,充满了各样的邪恶、憎恨、怨气、愤怒、嫉妒和骄傲(参太23:25;路11:39),他能得到什么好处呢(可8:36;路9:25)?按圣经说,哪怕只是向弟兄动怒的人,都是行在黑暗里,被视为是杀人的。(参太23:25;约一2:9;3:15) 2 如果有人认为我写的不恰当(参提后4:2),让他想想十个童女的比喻。按圣经说,五个是聪明的,另五个虽不是娼妓,却是愚拙的,因为她们身体的贞洁于她们无益。(太25:1-13)她们心里不是存着怜悯和对弟兄的爱,而是充满了邪恶和狠毒,因此,她们被拒于属天的、不可言喻的洞房外,喊着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但荣耀的主不再给她们奖赏,而是拒绝她们说:“我不认识你们。”(太25:12)人在死后,就不能再认罪悔改,而只有无情的刑罚。因此,现在就是祈求的时刻,现在就是摆脱罪恶的时刻——凡今生捆绑你的重担,都将延续到来生。 … 9 我儿啊,我劝你要效法主的谦卑,基督以自己显明了这点,他“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腓 2:8 )”。他这样做,是要成为我们的榜样,如此我们就能靠着谦卑战胜魔鬼的骄傲。主也论到谦卑说:“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太 20:27;可9:35; 10:44)” 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 (路 14:11 ),而自己谦卑的,就不会跌倒了,因为他把自己放在万有之下,但那自高的,将被扔进永火里(参可9:48;启示录 19:20)。...

June 7, 2022 · ephremyuan

卡里斯托•维尔主教:圣尼哥底母和《爱神集》(完整版)

卡里斯托•维尔主教:圣尼哥底母和《爱神集》 袁永甲译 唐艾莉编辑 本文译自:Ware, Kallistos. “St. Nikodimos and the Philokalia .” In The Philokalia : A Classic Text of Orthodox Spirituality, edited by Brock Bingaman, Bradley Nassif, and Inc ebrary, 9–35.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凡例: Kallistos Ware 所作,是一篇介绍《爱神集》的学术文章。笔者撰文介绍《爱神集》时,多参考其观点。笔者以为,本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研究《爱神集》的必读作品,遂将其译为中文,所有人名地名等都附带英文,注释不做翻译,以期方便按图索骥。为方便大家引用,我在转页处注明了原文页码,格式为:(页码号)。 Enjoy! 本版经唐艾莉姐妹辛苦编辑,使译文质量大幅提升,在此特表感谢。 译者若要加注:会以括号加“按”字注明,即(按:…) 版权声明:若有媒体或自媒体考虑转载《东方教会》内容,请尽可能在对作品进行核实与反思后,可通过网站平台回复,或通过电子邮件(areopagusworkshop@gmail.com). 正文 作品之谜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尽管《爱神集》越来越受欢迎,但它仍是一部充满谜团的作品1。1782年,此书在威尼斯出版了希腊文版本,全书共1207页,是一本厚重的对开本。在标题页上——每页两栏——以大写字母提及赞助者:约翰∙马若阁达托 (John Mavrogordato)2,但没有提及编辑者,而且,整本书都没有出现他们的名字。但我们确实知道《爱神集》的编辑者是这两位:哥林多的圣玛卡里奥 (St. Makarios of Corinth 1731-1805)和圣山的圣尼哥底母 (St Nikodimos of the Holy Mountain 1749-1809) ,他们都是被正教会封圣的圣人。3 尽管如此,《爱神集》还是留下了诸多其他有待回答的问题。 经圣玛卡里奥和圣尼哥底母编辑的《爱神集》,是按时代顺序,跨越了四世纪到十五世纪,由36位作者合著的灵修文集。我们不禁要问,这36位作者有何共同之处?为何是这36位,而非我们期待的其他作者?选取这些材料的标准是什么?在选择这些著作的时候,编辑者是按照自己的意见去选择,还是遵从了一个已有的传统?关于这些问题,《爱神集》的序言透露出的信息极少,尽管它也包含了几个有价值的提示。整体而言,编辑者有意保持了谦逊,这使出版的整个过程覆盖着一种隐秘的、“否定(Apophatic)”的精神。 新希腊主义**–现代希腊(Helleno-Romaic)的困境:《爱神集》的背景** (按:“现代希腊”指1453年拜占庭陨落之后,到十八世纪末,仍持守拜占庭精神的希腊;“新希腊主义”指十八世纪末兴起的思潮,即它试图回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期的古希腊。)__ 为了理解《爱神集》的著书目的和内在统一性,让我们首先从更广阔的层面,考虑它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宗教背景。玛卡里奥和尼哥底母所处的年代——18世纪后半叶,是希腊人灵性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尽管希腊帝国(按:即东罗马帝国)在1453年陨落,但在许多层面,交织着东正教历史的拜占庭时期——更确切地说,东罗马时期一直延续到十八世纪后期。教会仍然在人生活的各个层面扮演着核心角色。在神学领域,尽管受到西方天主教和新教的影响,教父的观点却并未完全失落。17世纪,Gabriel Severus,Meletios Syriogos 和耶路撒冷主教Dositheos of (9页)这样的神学家,虽然使用拉丁经院哲学术语写作,但其关注重点仍是大公会议和教父。回溯历史,大部分希腊人认为的黄金时代,并非古典希腊时期,而是以君士坦丁堡为首的东罗马帝国。(When looking back to the past, most Greeks took as their ideal not classical Athens but the Orthodox empire of New Rome)...

March 10, 2022 · ephremyuan

《爱神集》导读版之缘起

《爱神集》1782年第一版封面 2012年,我在网上读到《俄罗斯朝圣者之路》,深深被故事中的情节所吸引。那位朝圣者一路上手中只有两件宝贝:圣经和最初的俄文译本《爱神集》1 。书中宣称《爱神集》是解开圣经的钥匙,故在网上搜索《爱神集》的英文名Philokalia,找到了一个英文版。我如获至宝拿来读,那时的英文阅读能力很低,每句话都要借助网络词典查几个单词,读来甚是艰涩难懂,但每有体味就很兴奋。我凭着这股兴致读了下来。 一次读到其序言中写道:”‘如何使《爱神集》所含的宝藏以一种丰富而恰当地方式为西方世界所用呢?这个问题的唯一终极解决方案是…从希腊原文翻译,我们只能期盼有一天这项事工得以成就。“2 我读完为之一振,心想《爱神集》最好的译本也应该是从希腊原文翻译的。这种从希腊原文翻译《爱神集》以及希腊教父著作的想法促使我2015年开始在圣十字架希腊正教神学院(https://www.hchc.edu/)学习神学,为期四年,主修希腊教父灵修。在读第二个神学硕士期间师从圣山阿索斯修士,圣十字架神学院教授,马克西姆 ∙ 康斯塔斯 (Maximus Constas)3,撰写一篇硕士论文《独修士尼克弗罗<论警醒与守卫心灵>希腊原文,中文翻译以及注释》(Nikephoros the Solitary On Watchfulness and the Guarding of the Heart Greek Text, Chinese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导师让我写这样的论文当然是鼓励我继续希腊教父的翻译事工。 2016年,我参加了马克西姆讲授的爱神集课程,该课程讲了十篇《爱神集》的入门级作品。由于《爱神集》的艰深和广阔,我认定导师选的十篇作品是介绍《爱神集》精髓的最佳读物,是介绍心祷传统的极佳导读版。于是,从2018到2020年年底,我根据马克西姆选的十篇作品,主要基于第三版的《爱神集》希腊原文4,初步翻译了上面的十篇译作5。 鉴于目前国内出版状况,此译作出版之日很不明朗。再加上翻译事工投入时间多,而在前期收入几乎为零,并且笔者的时间精力又有限,我发现每日定时翻译越来越难以维系。今年上半年,一弟兄提及可以考虑以众筹的方式开启这项翻译事工,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与其联系出版社,等候出版,不如将部分译作公开放到网上,以众筹的方式开启这项事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相信,只要是神的旨意,就必定能成就这项事工。愿他的美意成全。 在国内通常译为《慕善集》或《爱美集》,希腊原文为:φιλοκαλία, φιλο有相亲相爱之意,καλία字面意思为善的,美的,希腊哲学中指太一,即至高神,在基督教语境下就是指上帝。故笔者翻译为《爱神集》。 此俄文译本未俄罗斯修士派斯•维利科维斯基( Paisii Velichkovskii 1722-1794)翻译,然后于1793年在莫斯科出版,题目为Dobrotolublye,后1822年在莫斯科再版。该版就是《俄罗斯朝圣者之路》中的朝圣者所使用的版本。该书目前已有译本在网络上可以找到。1.https://theological.asia/%e6%9c%9d%e8%81%96%e8%80%85%e4%b9%8b%e8%b7%af-%e7%ac%ac%e4%b8%80%e7%ab%a0/; 2. http://www.orthodox.cn/catechesis/wayofpilgrim/,这个版本译自香港及东南亚都主教教区,却并没有介绍译者,也没有告知基于哪个版本翻译,故无法知晓是根据英文译本还是俄文翻译的。该译本亦缺少必要的注释和序言等信息。另一个译本出自台湾天主教两位神父之手,笔者手中没有此书,故无法做出判断。出版信息如下:佚名《俄羅斯朝聖者之旅與朝聖者的再出發》,劉鴻蔭、李偉平译,台湾:光啟文化,2005. ↩︎ 圣山尼哥底母和哥林多的圣玛卡里奥(St. Nicodemos of the Holy Mountain and St Makarios of Corinth)编辑, Philokalia: Complete Text. Palmer G. E. H., Sherrard Philip and Ware Kallistos译, 卷一(伦敦:Faber and Faber, 1979), 13页 ↩︎ 他最新的学术文章,请参见:https://hcgost.academia.edu/FrMaximosConstas ↩︎ 希腊原文主要参考: St. Nicodemos of The Holy Mountain and St....

December 14, 2021 · ephrem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