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帕拉玛 为静修士辩护文1.2 节选
圣帕拉玛 为静修士辩护文1.2 翻译:袁永甲 编辑:唐艾莉 按:阿索斯山最重要的神学家静修士是圣格列高利·帕拉玛(Gregory Palamas,1296-1357)。帕拉玛出生于君士坦丁堡的一个参议员家庭,其父是国王好友,是王子之老师。在安德罗尼科斯二世(Andronikos II Palaiologos,1282-1328)的资助下接受了古典教育。父亲去世后,他放弃效忠皇室,而在1316年左右与他的两位兄弟一起前往阿索斯山,而他的母亲其母去了帖撒罗尼迦 (Thessaloniki)。 在20-40岁之间,他过着清静的修道生活,先是一所大修院修行,后在格洛西(Glossi,拉瓦拉Lavra和卡拉卡卢Karakalou之间)的一处修室(skete)隐居。土耳其人的袭击迫使他(和他的11名弟子)迁至帖撒罗尼迦,然后到维罗亚(Veroia)洞,最后于1331年回到阿索斯。1335年以及之后的14年,开始了静修之争(Hesychast Controversy)。 巴兰 (Barlaam the Calabrian, Βαρλαὰμ Καλαβρός, 1290-1348) 基于以下两点驳斥静修士。首先,他认为静修士所见的光并不是非受造的神光,而是受造的,物质(physical)的光;其次,他嘲笑静修士的祈祷姿势为肚脐祈祷者 (omphalopsychoi, Navel-psychics),认为心灵是无形的,应“在一切形式上远离身体,外在于它”。 帕拉玛被迫离开圣山去皇城与巴兰公开辩论,很可能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为静修士辩护文三篇》。1341年君士坦丁会议持帕拉玛立场,巴兰去了西方。1341-7年又起纷争,1347和1351年两次会议再次确定帕拉玛的教导为正统。 1347年圣帕拉玛成为帖撒罗尼迦为都主教(主张社会正义与扶助孤寡)。1354年他被土耳其人掳去一年,与伊斯兰教对话。1357年11月14日圣帕拉玛在帖撒罗尼迦安息,9年后封圣。 帕拉玛是一位杰出的神学家和多产的作家,他有二十卷与静修主义争论相关的教义著作,以及大量的灵修和牧灵著作、讲道集和近50封信件存留于世。 此篇节选专门为静修士的祈祷姿势辩护,尤其主张以心为中心的人论,即认为心灵不是外在于身体,而是以心(包括心脏周边的空间)为中心遍在全身的。据笔者所知,已经有人“指控”静修士的这种祈祷姿势(尤其见尼克弗罗中吸气入心的祈祷方式为诺斯替主义,故笔者稍微多分享这篇文章,其初衷与我的导师马克西姆相同,就是为这种祈祷姿势和人论辩护。正如笔者在《叙利亚教父阿弗哈特论心在圣祷中的作用》中所阐明的,这种人论以及由此而有的祈祷姿势是源自叙利亚灵修传统的影响,是东方教会共识,是静修主义争辩的核心之一。 凡例 本文翻译自: 希腊校勘本:Triads I, ii Γρηγορίου τοῦ Παλαμᾶ συγγράμματα [Syngrammata: Grēgoriou Tou Palama], ed. Panagiōtēs Chrēstou, Vols1 (Thessalonikē: Thessalonikē: [s.n.], n.d.), 391-406. J. Meyendorff ed, Defense des saincs hesychasces (Spicileaium Sacrum Lovaniense 30-31 : Louvain, 1959), vol.1, 75-101. 参考英译本:St. Nicodemos of the Holy Mountain and St Makarios of Corinth eds....